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

  30秒下线一辆整车,管材加工精确度误差小于0.5毫米,全部是机器人电焊……2月8日,记者走进位于贵港市港北区的中国—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智能工厂——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切身感受智能化生产的高效率。

  在原料加工车间,只见原材料钢管经航吊吊给激光切管机切割,一截一截的钢管通过机械设备的切割鱼贯而出,误差率仅为0.5毫米;之后经过弯管机、冲弧机、缩管机、冲床机、机器人焊房……偌大一个生产车间,只看到寥寥数人在操作。装填模具、按动开关、取件检查……伴随着耀眼的火光,机器人点焊房滋滋声不断。站在一边监管设备的工人熊培检和记者说,传统焊接焊道长、质量发展要求高,虽然自己职高毕业,但手上技能无法胜任,现在由机器人焊接,他只需要在旁边做一些辅助性的补焊,工作起来比传统电焊轻松很多,质量也更有保障。

  在电机智能生产车间,8台设备在10个工人的操作下有序忙碌着。据了解,智能工厂建成前,电机绕线全部是人工操作,每人每天绕30个,1个车间需要70人,1天产值12万元;而现在1台设备生产300个,1天产值接近150万元。

  “广西绿源智能工厂2021年9月12日正式竣工投产,总投资4亿元,建设10条生产线亿元,并于当年获自治区认定为智能工厂。”该公司副总经理方亚介绍,智能化工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产能、产值、品质大幅度提升、成本大幅度下降。

  智能化、数字化成为贵港市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。走进广西爱玛车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工人忙生产、赶订单,一派繁忙。该公司CEO方关民介绍,目前已建成高配电泳线条生产线,实现了物料信息、生产信息、品质信息等内部物流的智能化、数字化。特别是2022年投入400万元进行工厂数字改造,安装MES、QMS系统,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获取、分析和所有工序的互联互动,生产现场的可视化、透明化和信息化管理上的水准不断提升。方关民介绍,公司新工厂正在紧张施工,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,计划在喷涂、车架、搬运等工序应用机器人,提高智能化生产。

  从一无所有到形成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、50万辆三轮电动车、500万套零部件的中国—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,先后吸引爱玛、绿源、台铃、立马、五星钻豹等5家行业排名全国前十的企业入驻,产业链日益完善。近年来,港北区持续在政策扶持、创新服务、基础设施投入、产业链发展规划等方面,扶持新能源电动车企业智能化生产,为电动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智能支撑。(唐正芳 张思 陆宏夏)

  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(广西)在南宁开幕金壮龙刘宁致辞蓝天立主持